环京这帮炒房客,炒房炒到山顶上,现在问题大了。环京远郊房相比高点几近腰斩,炒房客心态失衡了,除了现金流跟不上而断供的情况,还有因房价大跌,资不抵债,情绪崩溃而恶意断供的炒房客。
这些年,衡量一个普通人的成功,是看其手上有多少套房子,让无数人对房产投资趋之若鹜。
这导致了一个奇特现象,大家一边痛骂炒房客推高房价,一边羡慕其赚得盆满钵满,又一边拼命地往楼市里冲,都想着分一杯羹。包括很多解决完刚需需求没多久小中产,手里刚有点钱,别人在楼市里赚得盆满钵满,凭啥我不行? 即不做功课,也不知敬畏,甚至有的利用高杠杆或众筹炒房。
富贵险中求,炒房客信奉的是王老板的名言“清华北大,不如胆子大。
而纵观近20年的楼市,做实业的确实不如炒房赚钱,房价也是在整体上升,给这些炒房客弄得胃口越来越大。
16-17年那一波火热的市场行情,带动了更多的中产投机者借钱都要往楼市里砸。北京市场就是个例子,主城区门槛推高得离谱,那点钱也进不去,就往环京、燕郊等地涌,大家仿佛被打了兴奋剂样,越推越高。
一个全是投资客、投机者的市场一定是最脆弱的。
只要楼市一有风吹草动,必然首先应声下跌,那里没有刚需、没有自住客户,在一个下跌趋势的市场,是不可能有客户的。旅游房产市场,城市偏远郊区,大都市圈能级不高的卫星城都属于这种。
已经入局的投资或投机者,在一定时间段里赚不到收益也看不希望,必然大量撤退抛售,从而引发市场暴跌。
环京楼市的现状,是大都市圈的卫星城在经历过房价一轮飞速爆涨之后,最典型缩影。这种地域的房价下跌,炒房客与接盘侠必然伴随着崩盘破产式现象的产生。
首先,炒房客和接盘侠这种人,必然是资金杠杆用到极致,首付款都有可能是借的。房子到手了,银行贷款每月必需要按时还,关键是如果是新房的话,出证也没这么快,环京区域还大部分限购限售,限购在政策上意味着新的接盘侠进不来,限售意味着已经接盘的出不去。这就成了炒房客的噩梦。
每个月必需要有持续稳定的现金流来支撑贷款支出。对于断了月供的人,银行如连续三个月仍收不到按揭还款,会按照借款合同和抵押合同约定,向法院起诉。法院会采取财产保全等措施,包括冻结贷款人以及贷款担保人的所有银行账户上的存款,查封已抵质押的财产等等。
其次,炒房客之前买房时所支付的各种税费,肯定都是打了水漂,包括已经偿还的贷款部分也化为乌有。房子经法院拍卖之后,如果价格还低于银行的贷款时,银行依然会起诉你,要你补足差价,如果不补足,银行继续起诉,查封断供者名下的其它财产,拍卖,直到资产足以偿还贷款为止!这就是一个多米诺骨牌,一旦断供,易造成瞬间崩塌!
最后,炒房客的逾期违约,银行会将其个人征信不良信用加入黑名单,一旦上了黑名单,对于个人和家庭而言影响是巨大的。
一、贷款肯定是贷不了的了。可能会被法院列入为失信被执行人,出门的公共交通、高铁、飞机、火车、出国等都是不行的。三、就业也是个问题,很多公司尤其是国有性质企业,在入职前会进行背景调查,如果查到不良征信记录,基本就没办法入职了。四、如夫妻双方之间某一个人信用记录不良,那么另一个人想要贷款买房买车,也会被拒绝;严重的甚至连孩子入学也会有影响。
蒙眼狂奔的时代早已过去 。冲动,是魔鬼!